诸葛子樱

爬墙五年突然回坑的季汉人。关键词:诸葛亮/姜维/维亮维/玄亮。

【玄亮七夕·刀组】白帝

云水之间:

  碎碎念:
  1.首先感谢阿晚,云潇,青史和琴笙的建议和帮助。其次祝大家七夕快乐。
  2.本文演义向+正史向=我也不知道什么属性向
  3.前各位大佬珠玉在前,后有青史云潇坐镇压轴在后,我就是一个过路写手而已
  4.本文也叫【玄亮七夕·刀组】 无名(其实我挺喜欢这个名字的,所以你们可以认为这个才是真正的标题)


        ―――――正文―――――


  章武三年春二月,汉丞相诸葛亮奉诏携皇子永、理,一众文武朝臣星夜兼程赶往白帝城,太子刘禅留守成都。


  而此时远在白帝城的帝王,却因那已经到达成都的圣旨不知是喜是忧。
  章武元年七月,刘备为结义兄弟关羽、张飞报仇,兴兵十余万讨伐东吴。却不想在夷陵被东吴陆逊火烧六百里连营,半生心血毁于一旦。
  战败后,刘备自觉无颜面对满朝文武和季汉百姓,传旨在白帝城驻扎。与丞相诸葛亮一内一外相互配合,未让吴魏趁虚而入。
 
  有些疲倦的闭上眼睛,躺在榻上的皇帝不打算这么轻易的沉睡,离别将近,他想为他的国家,他的子民,他的丞相多做一些事。
  不知是不是因为那个人要来了,皇帝觉得近日的精神比往常好了许多。皇帝想,凭他们之间的默契那圣旨足以说明一切了,又怎么可以让他看到一个昏睡不醒的君主呢?


  虽是这么想,可等他朦胧转醒的时候,只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。来者在距他不到两步的地方不远处跪了下来,声音很轻,几不可闻。
  可在刘备的耳中无异于惊雷,原本还想睡的刘备在想到一种可能后,瞬间睁开了眼睛。
  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蓝色,熟悉的人,那一刻,他以为已经流干的泪水又一次模糊了双眼。
  “孔明……快,快起来”刘备想起来,却浑身没劲,只好向他的丞相伸手。
  诸葛亮几乎瞬间握住了刘备的手,抬头看到泪流不止的君主,眼泪也跟着流了下来。
  低头擦干眼泪,诸葛亮顺着刘备的意愿坐在榻侧,羽扇被他放在身边,面上仍是那睿智的微笑。他一只手紧紧握住君主的手,另一只手轻拍帝王的后背,像安抚孩子似的安抚他。
  待哭声渐落,诸葛亮却听到刘备的还带有哭腔的问话
  “丞相,你知道刚刚你进来的时候,朕想到什么了吗?”
  诸葛亮一愣,下意识拿起羽扇轻轻扇动,最后笑着摇头看着刘备,“亮不知,还请陛下解惑。”
  “哈哈,原来还有你诸葛孔明不知道的事!”刘备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就好了起来,脸色也比往日多了份红润。
  他没等诸葛亮回答,自顾自的看着他的丞相说:“朕想到那年隆中草庐,那时候朕也像丞相今日般,不想打扰丞相。”
  诸葛亮委实没想到刘备会想这个,也不明白刘备为什么会想到这个。
  “当年,朕没有打扰丞相的午睡,却扰了丞相一生的安宁。”刘备缓缓说道。
  “陛下!……”
  “孔明跟随朕这么多年,怕是一个安稳觉都没有了吧?所以,朕今日再给孔明一个安稳觉。”刘备说,看向诸葛亮的眼睛里有温和,有慈爱,有愧疚。
  刘备拍拍诸葛亮的手,“快去休息吧,好好睡一觉。什么都别想,就像还在草庐一样,我还等着先生。”
  诸葛亮点头,站起身向刘备拱手一礼,“……亮遵旨。”
  床上的帝王看着他的丞相离自己越来越远,那踏出的重重殿门,似乎成了他们之间的阻碍,而那个阻碍,是死亡。
  风雨漂泊的国家,毫无远志的幼主,外有吴魏强敌环饲,内有南中诸部窥探。而这些只能留下他一人承担,而这些……都是自己留给他的。
  睡吧,孔明。醒来后你又是季汉的丞相了,以后朕连一个安稳觉都不能给你了……


  自丞相诸葛亮来到白帝城后,刘备的精神一直都不错。他似乎放下了心中的所有担子,但还是会被噩梦惊醒。
  春日的微风吹进殿内,院中还有虫鸟鸣叫的声音传来,一年之计在于春,可于他来说,只是离死亡更近一步。
  逐渐回温的春天,让他有些昏昏欲睡,刘备闭上眼睛,却并没有睡下。整日汤药不断的殿内,夹杂着越发浓郁的墨香,刘备知道,那是丞相诸葛亮缘故。
  为了方便诸葛亮处理政事,刘备让人在殿内安置了书案。慢慢的,召群臣议事也在此处,殿内也就逐渐多了这份墨香。
  太过安静的氛围让刘备重新睁开眼睛,看诸葛亮似乎抄写什么,不禁有些好奇的问:“你又在写什么?”
  “回陛下,是臣译写给太子的书。”这边诸葛亮也停下了笔,他拿起羽扇坐在榻侧。刘备对他的做派很是受用,心情也变的极好。
  用刘备的话说,此处既不是成都,又没有那些外人,又何须见外。我都没几天过活头了,就别用那些规矩束着了。
  “阿斗?你给他写了什么?”刘备有些疑惑,按说太子的功课自有太傅教导,如何需要一国丞相来写这个?
  诸葛亮轻摇羽扇,看着书案上的竹筒回答,“是《六韬》,不过亮还没有写完,等这本写完就可以送回成都给太子殿下了。”
  “你还写了什么?”刘备觉得,他的丞相不可能只写一本,按他的性子和办事速度若是区区一本只怕阿斗快读完了,又何须到这继续写?
  诸葛亮刚要回答,眼里狡黠的笑意几乎遮掩不住,羽扇遮住脸庞对刘备说:“陛下不妨猜猜?”
  “……”
  等着丞相解惑的刘备被噎的够呛,回过神来指着那看热闹的丞相哭笑不得。
  诸葛亮依旧拿着羽扇遮住掩盖不住的笑容,说起来,刘备对他这副模样是最熟悉的,每次算计别人他都是这副样子。十几年来,莫说是别人,就是刘备自己也着过不少道。
  “你说说你,真是……”刘备摇头,上阵杀敌是他的强项,可对于这件事,十个刘备也猜不出一本书。
  “咳,丞相为太子所译写的自然是最适合太子的。朕就不费心了。”刘备轻咳一声,正儿八经的说道。
  诸葛亮看着自家陛下那明明想知道,却又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面上虽笑着,可心里却酸涩的厉害。
  从荆州失守到现在,诸葛亮还是头次看到这样鲜活的帝王。
  “既然陛下信得过亮,那亮也就无需多说了。”诸葛亮说完站起身,拱手一礼,又坐回到书案后继续译写。
  “……???”
  若不是身体不允许,刘备早就起来跑到诸葛亮面前去问了。可睡意却越来越浓,刘备小声嘀咕了几句就自己躺下去,没多久殿内鼾声响起。
  诸葛亮听到鼾声,放下手中的笔。羽扇带起的风中夹杂着那挥不散的沉重和无力。
  “……陛下,亮还为太子译写了《申》《韩非子》和《管子》。”
  话音刚落,榻上本该熟睡的帝王嘴角勾起,颇有几分得意之色。


 


  刘备再次惊醒是在深夜,梦中是夷陵的大火,被鲜血染红的土地,拼死保护他的将士……
  “陛下,可是做噩梦了?”温润如玉石的声音让刘备从梦魇中回神,额头的冷汗被轻柔的擦干,待衣袖落下,映入眼帘的是最不该出现在这的人。
  刘备的目光越过诸葛亮的身子,发现殿内除了他们俩空无一人,为了不打扰他休息,烛火也被吹灭大半。窗户的倒影映在地上,让刘备大概知道时间。
  “这么晚了,孔明怎么在这?”刘备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,诸葛亮虽在殿内处理政务,却在偏殿休息,怎么就到这来了?
  平时他不喜殿内有人,即使日夜被梦魇折磨也不会让侍者入殿。最多便是他不经意动静大些,才会有人进来而已。
  诸葛亮摇摇头,“没事,就是睡不着来看看陛下。”
  “刚好,我也睡不着了。孔明来的正是时候。”刘备拍了拍他的手背笑道。
  诸葛亮也笑着看他,仿佛这里不是白帝城,只是他们如同以往秉烛夜谈的普通夜晚而已。
  刘备发现诸葛亮在沉思,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,有些好奇的问:“孔明啊,你想什么呢?”
  “亮在想,陛下什么时候能随臣回成都呢。”诸葛亮回答。
  刘备一怔,随后叹息道:“回不去了啊。孔明,我回不去了。”


  诸葛亮停住了轻摇羽扇的手,刘备从那平日里睿智从容的眼睛里,看到了近乎于绝望的情绪。
  而他的丞相只是背过身,擦干眼角流出的泪水。
  刘备语气温和,笑着对诸葛亮说:“孔明啊,还有你。只要有你在,朕的理想和远志就会一直存在。”
  “朕死了,但仍然与你,与季汉同在。”
  “明日,让他们都来吧……有些话该交代了。”
  良久,待他转过来后,刘备只看到那依旧泛红的眼眶。而那双眼睛里,承载着刘备最为熟悉的情绪。
  恍惚间,刘备看到了南阳草庐中,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子。
 
  “是,臣遵旨。陛下,还是再睡会儿吧。”诸葛亮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。
  那个同他畅谈隆中对的青年转眼间成了面前的汉丞相,而他则从那个求贤若渴的将军变成了即将龙驭归天的皇帝。
  那一刻,刘备从未如此清楚,不久后,季汉的重担将由他的丞相一人承担。
  他忽然握住诸葛亮的手臂,眼前又是一片模糊。直到越来越多的泪水流下,他只看得清那一抹蓝色的身影。
  刘备收回握住诸葛亮的手,用双手捂住脸庞。
  诸葛亮听到他的陛下,他的鱼说。
  “回不去了。孔明,我真的没脸回去了。”
  “孔明,我请你出山相助十六年,好不容易三分天下,如今却又要累的你要继续操劳。”
  “我本想让你这条卧龙能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抱负,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。却不想你我鱼水君臣半道而别,所有的一切都要你一人承担。”
  “可是,季汉和阿斗我都要托付给你啊。只有交给你,我才能放心的走。”
  “别怪我,也不要恨我。孔明,如果我听了你的话,就算我死在成都,也不至于让季汉内忧外患,让你承担这样一个国家。”
  “孔明,是我害了你,害了那些无辜送命的将士啊!”
  “…………”
  诸葛亮听着刘备一字一句的哭诉,没有打扰也没有阻止,他轻抚君主的脊背,给予他无声的力量。


  待刘备情绪稳定好,诸葛亮站起身,跪在地上,对着他的陛下说:“承蒙陛下信任。亮必竭尽全力,不负陛下所托。”
  言毕,俯身叩首。


  待刘备嘱咐完毕,他有些疲倦的闭上眼睛。待所有人全都离开后,他才睁开眼睛看着榻侧的丞相。
  “孔明。”刘备轻声唤道
  “臣在,陛下有何吩咐?”诸葛亮俯身问道。
  刘备缓缓转动眼珠看向他,今日托孤已经耗费了他太多的精力,可有些话还是要说出来。
  “孔明,你记住。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”
  刘备已经累了,因此说的不甚轻松,可在诸葛亮耳边无异于天降惊雷。
  诸葛亮“扑通”一声跪在地上,以头抢地,眼眶里的泪水模糊了视线。
  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”


  刘备把手伸到诸葛亮面前,示意他起来。诸葛亮重新做到榻侧,依旧俯身在刘备面前。
  “孔明,阿斗那孩子我还是了解的,他如今心性未定。若有一日他听信谗言,误你大事,你又如何?”刘备担忧的问。
  阿斗幼时,因为他四处奔波未能承欢膝下,可知子莫若父。
  诸葛亮轻抚刘备的脊背安慰道:“陛下多虑了。太子宽厚仁和,又有诸多良臣辅佐劝谏,怎会误臣?”停顿了一下,却见帝王仍半信半疑。
  诸葛亮继续说道:“更何况,臣与正方同为托孤重臣,若幼主听信谗言实乃臣之罪也,而非幼主之过。”
  刘备听了只是拍了拍他的手臂,转了别的话题。
 
  史书记载:章武三年春二月,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。先主病笃,讬孤於丞相亮,尚书令李严为副。


  托孤之后,诸葛亮就很少离开永安宫,刘备若醒着就会一同听上一些朝政,直到下一次昏睡。若睡着,便立上屏风尽量不打扰到他。
  刘备不喜殿内乌泱泱一群人的围着他,照顾皇帝起居的人也渐渐成了季汉万人之上的丞相。
  战事初平,季汉损失严重。太子年幼,尚不能处理太过繁杂的政务,与东吴重修旧好亦是重中之重……
  将大任独揽的丞相却觉得自己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忙,日后回想起来,竟全都是先帝的身影,再无其他。
  那段日子,他会对刘备说一些关于季汉未来的打算,会弹琴读书给他的君王听。
  刘备也会说起幼时家中的桑树和那个说要乘坐羽葆盖车的孩童。
  彼时,白帝城永安宫内的他们,不是君臣,是知己。
  古语有云:士,为知己者死。


  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,该来的终究会到来。
  看到刘备的眼睛,诸葛亮就觉得有些不对。这段时间,刘备的眼睛早就没有了昔日的光彩,那双眼睛暗淡无神,走神发呆的时候连焦距都没有。
  可是,这双眼睛呢?诸葛亮太熟悉了,这是他看了十六年的眼睛,平时温和内敛,不经意间会看到隐藏在深处的霸气和威严。
  太医令把脉后,对诸葛亮摇了摇头。诸葛亮挥了挥羽扇,太医令悄声退下。
  也许因为回光返照的原因,刘备的声音较之以往显得中气十足,“孔明,把鲁王和梁王叫来吧,朕有话说。”
  “是,陛下。”诸葛亮立即让人去请二位殿下。
  很快,二王同时赶来,跪于塌前,听着父亲最后的教诲。
  “吾亡之后,汝兄弟父事丞相,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。”刘备说完这句话,便看向他的两个幼子,他的手紧握诸葛亮的手腕,不让他离开。
  直到二位殿下对他跪下,恭敬的唤了声:“相父。”
  刘备松开手,看着诸葛亮起身将那两个孩子扶起。挥手示意他们下去。


  殿内只剩他们两人,初夏的白帝温暖宜人。刘备的手指轻触诸葛亮的手心,诸葛亮看着他的君主,一言不发。刘备嘴角上扬,眼神明亮,诸葛亮恍然觉得,十几年来陛下从未变过。
  “孔明,再说一遍隆中对吧。”
  “是,陛下……”


  蓝衣的丞相站起身来,羽扇向空中一挥又放于胸前,眼神清澈坚定。
  “自董卓已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曹操比于袁绍,则名微而众寡,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”
  …………


  …………
  “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著于四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,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;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,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?”
  “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。”
  ………………


  刘备已经看不到诸葛亮的身影了,眼前一片模糊,只能听到那在熟悉不过的声音。
  他觉得孔明的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远,一阵轻风吹过,季汉皇帝从此彻底沉睡。


  刘备看到了龙床上已经没有呼吸的自己,看到了他的丞相那猛然跪下的身躯。他走向诸葛亮,想像往常那般扶起他,他的膝盖不好,跪久了会疼的厉害。
  当双手从孔明的身体穿过时,刘备后知后觉的想起,他已经死了。
  从今以后,前路漫漫,关山重重,那兴复汉室的宏图伟志全都压在这个人的肩上了。
  他知道,这一路上,最坚定的人一直都是他的丞相。
  亮,人如其名。不仅照明了他的路,更让他亲眼看到了曾渺小如尘的希望因为这个人而日日扩大。
  所以他相信,终有一日,他的丞相会把他的梓宫带到长安,那时候天下仍将会是大汉王朝。


  一股神秘的力量将刘备拉开,刘备知道,他该走了。
  看着那仍跪在地上的丞相,刘备向他拱手一礼,随后跟着那神秘的力量一步步离开。
  孔明,你我君臣缘分已尽,就此永别。
 


 
  被诸多船只包围的,装载着帝王梓宫的龙船上,诸葛亮一身素服跪坐于船头,双手弹着身前桌案上放着七弦古琴。
  琴声低沉,承载着主人无法用语言诉说的哀伤。


  步出齐城门,遥望荡阴里。
  里中有三墓,累累正相似。
  问是谁家墓,田疆古冶子。
  力能排南山,文能绝地纪。
  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
  谁能为此谋,国相齐晏子。


  初升的太阳为万物披上一层金纱,汉丞相站起身回望越发模糊的白帝城。待他转过身后,羽扇轻挥,眼神坚定地遥望前方。


     ――――全文完――――
 


 

评论

热度(71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